图:张萌工作照
问及获奖感受和扎根基层科研工作近十年背后的辛苦时,
在张萌申请的十几项国家专利里,有一项是用于稀土废弃矿区土壤修复的生态网。因历史开采原因,赣南地区遗留下了大量的废弃稀土矿山。以赣州市寻乌县为例,14平方公里的废弃稀土矿山俨然一片白茫茫的“南方沙漠”。
2016年,张萌临危受命,参与治理废弃稀土矿山。基于大量的一手数据和治理方案的反复试验,治理工程仅耗时半年就取得了让人惊叹的效果:矿区水土流失量由每年每平方公里359立方米降低到32.3立方米,植被覆盖率由不足10.2%提升至95%以上。
向来低调的张萌忍不住翻开手机里矿山治理前后的对比照片说:“现在不少植物已经有1米-2米高了。”那种喜悦,仿佛是在炫耀自己的孩子。
张萌反复强调“污染容易治理难”。“虽然矿山表层修复效果看起来不错,但污染其实有几十米深,是人力所不及的,自然修复可能需要16年-18年。”在江西省湖库和江河水系保护与治理领域,他开展了大量基础研究与技术应用支撑等工作,参与完成近30项水污染防治项目。
2016年,他组织校译日本中小学教科书籍《全民环境教育行动指南》。2019年,他主编科普图书《流域水环境保护百问百答》。他希望用易懂易记的形式推动环保理念的普及。
张萌说:“环保工作的本质是告诉人们一种价值观、一种社会准则,告诉人们欲望的底线在哪里。环保领域的科研工作最终目的是唤醒所有人的环境意识。”
为了采集到没有干扰的样本,张萌走过很多人烟稀少的路,比如紧临万丈深渊没有防护的山路,随时可能与毒蛇狭路相逢的林地,本没有路且下雨湿滑的山道……七八月穿着密不透气的雨衣、雨裤、套靴和手套采样,经常捂得汗流浃背、皮肤发红。当被问到“能换个时间去吗”,张萌立刻否定:“不,要对枯水期和丰水期的数据进行对比。”
张萌返回江西后,马不停蹄又奔赴德兴市进行业务指导。未来的路很长,他说自己将脚踏实地,做一个有价值的环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