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洁环保网
 
用好习惯破除垃圾围城
 
来源:中国质量报        发稿时间:2010-11-17 10:33:35        发稿编辑:幻境

  王文武

  垃圾已成为中国城市面临的一大难题,

超过三分之一的城市正深陷垃圾围城的困局。在窘境之下,人们对垃圾如何处置展开了激烈争论。

  (据新华网)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让垃圾共生猛进。日益增加的垃圾,都流向了郊区。与此同时,农村的垃圾也“日新月异”,成为环境的一大公害。如何将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处理,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

  在笔者看来,垃圾失控乃至围城,有两个原因:一是国人的垃圾处理习惯使然,不进行分类,可回收、不可回收的混成一团乱丢乱扔;二是垃圾处理的研发还不够,总是想省事、走捷径,一口吃个胖子,结果“垃圾围城”愈演愈烈。

  其实,垃圾不光是垃圾,更是一种资源。如果能够将垃圾很好的资源化利用,不仅处理了垃圾,还变废为宝,一举多得。国际上最先进的垃圾处理方式,不是填埋,也不是焚烧,而是无害化与资源化处理。

  要想做到资源化,必须从分类入手,源头减量。这里边既需要公众的垃圾分类“养成意识”,更需要垃圾处理终端的“科学分拣”。不可回收的、可回收的垃圾,都可以再细分,然后分类处理、利用。例如建筑垃圾,分出来后,可以通过专门设备进行粉碎后,或继续做制砖瓦的建筑材料,或复垦土地利用。再比如生活垃圾,细分后,将厨余、杂草、粪便等用作堆肥原料,制成农林、花卉用的复合肥料或专用肥料;塑料等可以通过专门设备转化为颗粒,用作化工原料;纸张等可以继续用于造纸,循环利用。

  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是我国台湾的台北市。该市从源头减量,严格分类,让“垃圾不落地”,资源全回收,垃圾零掩埋。如今,台北市民已将垃圾分类视为生活一部分。堆肥厨余制成肥料后再用于农业,养猪厨余则变卖给养猪户。资源回收率从1995年的0.7%,增加到2009年的45%,今年计划达到100%。台北市利用10年时间,破除了“垃圾围城”。

  人们常说,不怕慢就怕站。垃圾处理虽然千头万绪,令人头疼,但如果把它作为一种资源,从源头上做好减量,从处理上做好回收利用,立说立行并建立好长效机制,我们面对的将不再是“垃圾围城”,而是“绿色迎城”。如果下定了“无害化”的决心,又何必非要将垃圾焚烧呢?《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