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原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发表主题演讲(新浪财经图)
新浪财经讯 2011年1月16日,第二届中国低碳经济论坛在北京举行。图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原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发表主题演讲。
魏建国:非常感谢您主持人,早上好各位。我是原商务部副部长,现在我是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因为在这里绝大多数人都讲中文,因此我只能用中文发表演讲。如果过去刮风下雨只是影响我们日常出行和穿衣服的话,那么今天的气侯变化将影响到整个社会发展和人类的生存。以低碳经济发展与城市经济转型为主题的中国经济论坛今天在这举行,我首先代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论坛的成功表示热烈的祝贺。我刚从新加坡回来,大家都说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加快也导致了温室气体排放量快速增加。
东亚一些国家对中国的这个问题现在还没有很明确的提出一个很大的反映,但是这次我从首尔去我看到韩国对这个问题已经完全的提出。因此,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作为国家的智库,对于低碳的发展过程中城市转型,刚才我们王玉庆主任特别提到的,这一问题特别重视。我们除了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研究,今天我就把研究的结果给大家报告一下。
第一,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发展低碳城市必要性在什么地方。气侯的变化,碳排放,以及城市化过程中的交织,低碳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方式已经成为遏制全球升温,气侯变化的必要选择。为应对城市发展和全球变暖,传统亚洲,美洲,欧洲城市发展模式要不要继续下去?还是需要来一个彻底的变革,什么是理想的低碳城市,低碳城市的规划又如何来做,这些都是我们当前低碳专家们所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这里我先讲一下我们国内关于和国外关于低碳城市发展的一些简单状况。国外低碳城市发展的时间,英国关于气侯变化,低碳城市,以城市规划的研究和实践是一直走在世界的前面,这个我要告诉大家。虽然我们的会是在哥本哈根举行的,虽然我们去年的会是在墨西哥坎昆举行的,我们虽然经常提到英国等等,但是英国在这方面一直走在前面,特别是在国家规划的政策指引中,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应对气侯变化的规划政策。从规划的编制实施,公众的参与,以及实施以后他的反馈,这几个方面我觉得英国是系统而全面,他们而且提出到2050年要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到60%。同时实现这个目标英国政府提出包括在经济、社会、人口、文化各个部门所需要的共同努力。
英国大家都知道低碳就是一个很好例子,日本关于低碳城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低碳的社会研究领域。04年日本出了一本书,是日本环境署发布的,面向2050年日本低碳社会清洁,这是日本出的第一本关于低碳的介绍书,请同志们可以看一看。08年5月份日本环署数研究小组又发布了《面向世界社会的12大行动》,日本的钢铁联盟,造纸联合会,水利协会,电气事业联合会以及石油联盟等多自主制定了到08年,到2012年减排的二氧化碳10%,到20不等的目标。所以,日本在这方面也应该说行动在前。
美国的布什政府拒绝认可《京都议定书》,美国通过技术途径解决气侯变化问题,他是07年11月美国有一个进步中心发布了抓住能源机遇创资源低碳经济的报告。在这个报告里面,他承认美国已经丧失在环境和能源领域里面关键的技术,叫做绿色技术的优势。因此,美国怎么办?他提出创新低碳经济的十步计划,大家记住英国是第一,日本提出12大,美国提出十步计划。
截止,09年奥巴马政府任命哈佛大学物理学家针对气侯能源,和核武器约翰霍尔德为总统的科学技术助理,试图逆转美国政府气侯和能源政策。发展中国家印度他是作为发展中国家二氧化碳排放大国他开始注意城市在气侯中的变化作用比较迟,到08年6月30号印度发布一篇气侯变化行动计划,确定印度在2017年以后在印度八个核心计划,其中包括可持续生活的环境国家计划,提高能源效力作为城市规划的核心组成部分。我们国家低碳制度是在国家政策制度推动之下发展的,96年我国绿色照明工程计划随着中国绿色照明实施方案制定实施了,05年我国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提出了2011年单位GDP能源消耗要把05年降低20%的目标,06年也是5年前实施可再生能源法,发布了我国第一部气侯变化国家的评估报告,07年我们出台了应对气侯变化的国家方案,以及节能减排的综合性工作方案,应对气侯变化的中国科技专项行动,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到08年我们修订了能源法,并正式发表。09年我们颁布了循环经济的法律,2020年单位GDP碳强度比2005年降低40-45%。
去年7月国家发改委关于开展低碳城市,低碳省区试点城市通知,这个通知要5省8市作为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的试点工作,我这里宣读一下低碳的省区试点,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五省,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八个市作为试点城市,去年10月我国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中共中央第十二五五年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的理念,健全和激励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强调要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把大幅度低碳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的指标,有效的控制气体温度的排放。
下面我简单说一说目前我们存在的问题,第一我国低碳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是对低碳概念的理解。09年低碳成为媒体和网络热词,似乎一夜之间低碳已经在全国普及,但是大家对低碳的理解不尽相同。第二对低碳城市发展的模式认识不到位,低碳的建设由于形式,不少干部和群众认为低碳可能会阻碍国家的发展,招商引资的经济指标硬任务完成本来就很困难,现在还要加上一个低碳,从而来提高企业的准入门槛。所以,这些城市在推的时候他以提高企业的准入门槛理由来拒绝低碳,甚至反对低碳。
第三个存在的问题,多方的利益相关的参与者,参与的不充分,总体来说社会的参与还不充分,基本上是地方政府的主导,企业金融机构与消费者的参与不够。我到过日本很多次,我们就是一个很简单的,垃圾分类,日本做的很好,他们最好的就是他们公众,城市的居民自觉的把垃圾分类,把电池可粉碎,可回收,以及建筑垃圾都分的很好,我们不行,重视也不够。
别说日本,我们在非洲,我们在一些最不发达的国家他们的哪些,虽然没有垃圾,虽然没有分类,但是他们对这个意识是非常强的之。所以,我觉得我们多方的利益相关者的参与不够充分。第四规划实际机构设计的成果良莠不齐,参与规划编制单位有国家科研院所,研究机构,也有大型企业,也有一些个体的经营者,大家都是凭着各自对低碳的理解来进行委托城市的低碳发展规划,可以说无定法,无目标,无认可,项目的团队,项目的时间,项目的内容,城市的大小差别,城市的环境,过去的历史,今后的文化,以及设计的成果良莠不齐。
第五缺乏一个系统的低碳城市的评价指标,关于这一点我非常同意我们王玉庆主任的意见。对这个评价指标体系我们还没有,尤其是一些指标体系只用于少数的城市,而且仅仅是完成规划的阶段,暂时还没有足够的时间案例和规划的实施来进行多年的跟送,来判断来考评,该套指标体系的系统性,科学性和操作性。我们跟新加坡在天津搞了一个中心生态城,新加坡方面提出来这个生态城如果中国要做好,必须做到三个可,第一可复制,第二可推广,不仅是国内而且国外,第三可持续。
所以,我们最初从20多个城市里面我们选了很多好的城市,包括苏州,包括沈阳,包括无锡,要找一个就是污染很重的,我们后来找到天津滨海新区。那个地方化工又重水,又污染,又盐碱地,为什么,他从苏州工业区有一个很大的启示,中新两国成功了,在这方面我们如何把这个评价体系要经常反馈。
第六尚未形成系统的低碳城市发展规划,与低碳经济发展的框架。我国城市的低碳世界基本上是领先于探索和实践,其中大部分城市侧重于某一个行业和领域,从低碳城市的整体发展角度进行规划,并纳入低碳经济的发展框架。总体而言,我国城市的系统解决能力是比较弱的,系统解决我们低碳发展现在还没有一个城市。所以说,我觉得刚才我们的主持人还念了一首诗,这个思想先于行动正如闪电先于下雨之前。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把这些问题,我们存在的问题放在这个论坛上来,大家共同进行研究,进行我们的思考并提出方案。
最后,我想提提关于我国低碳发展规划几点建议,我想简单提五点。首先要普及低碳教育培训,培养低碳的意识,要改变我们的消费模式,重视低碳能力的建设,建立培训以共享机制,利用多种渠道与方式,不仅仅是要让全社会仅仅知道低碳这个词,更重要的是要了解低碳的内涵,理解低碳与发展是不矛盾的,低碳与生活也是不矛盾的,真正以低碳的理念来引导生产、生活和城市的规划发展,这就是我们今天这个论坛的主题。
第二要加大绿色采购,加强国内外的合作,促进低成本的融资,设计低碳技术的发展,实现碳排目标所需要的投资,特别是投资额,常常是远远超过地方政府的承载能力。城市必须认识到可持续的投融资战略的重要性,为成功实现减排目标,城市政府需要采用更加激进的融资战略,现在在我们国家还没有一个城市提出关于长期的融资战略。我们试想,我们也看一看在世界上目前最佳的八位低碳城市,有的是从古代开始一直存在下来,有的是继承了文化,有的到目前为止,我们在德国,在英国,法国路面全面都是马路,都是那种不是柏油,而是石头的,我们经常看到这些,就引起我们一些重视。现在我们把势头砌出来铺上柏油,怎么做怎么好都需要我们有深刻的研究。特别是与利益相关方要广泛的合作,共同探讨融资的方式。
第三科学的编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清单和情景规范,积极发挥政府的行动示范。特别是地方政府的行动是非常具有示范性和引导性的,因此城市发展的规划需要设定合理的减排路线,要合理的减排图,路线图,这需要充分了解自身的碳足迹,编制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不仅有助于制定减排政策,更使城市发展规划和执行中的重要一环,这个过程有助于设定部门的目标,并制定减排的规划。
第四要建立多方利益相关者充分参与的体系,政策和管理体系。今天我非常高兴,有很多企业家参与了,我觉得所有的项目我个人观点,因为我长期主管中国这些东西,在这块我们有很多可以考虑的,包括加工贸易。我们应该有企业的参与,以项目为主题,以企业为骨干,把这些项目做好。由于许多具体问题常常是跨越多个经济的活动部门,有时候环保部,有时候商务部,有时发改委,有时工信部,有时会超越政府的管辖能力,有的是在海上,空中,有的是在山里面,也有可能是农村。所以,政府的机构,我们的公共部门,私人部门非盈利机构,我们的企业,我们的社区伙伴应该共同来关注这个问题。
第五每一个城市状况不一样,城市的低碳发展规划不必要,我个人认为全国追求统一的模式。城市积极的差异决定了城市采取政策规模,和投入的大小,没有必要也无法追求我国有一个统一的城市模式,城市模式大小和级别不同,决定了城市不同的时候的执政能力。但是各个城市气侯行动背后存在共同的政策驱动力,理解政府不同角色,有助于我们低碳城市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而不要把现在中国的城市搞成千篇一律。
女士们,先生们我相信随着更多的低碳经济行动,特别是今天在新年一开始就能参加这么一个高级别的低碳城市发展论坛非常有意义,它必将推动我们和中国各地广泛的实施讨论,并进行低碳经济研究的展开。我国低碳的发展过程,特别是城市的经济转型会有一个新的开始,并且我也坚信通过这个论坛会迈出坚实的一步,为我国的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