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洁环保网
 
华丽转身前的思维震荡
 
来源:中华纺机网        发稿时间:2010-04-27 08:42:38        发稿编辑:幻境
  再论我国纺织服装机械企业的三大挑战

  2009年12月初,中央召开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10年的工作重点是保增长、调结构、促消费。这三句话看起来平淡无奇,但实际上每一句都与我国纺织服装工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尤其是对于纺织服装机械而言意,这或许味着思维震荡的三大挑战:思想观念层面、心理层面以及战略目标层面。在思想观念层面,特别是当我们的企业在金融风暴的寒冬中抱团取暖共同迎来整个产业的大调整、大转移、大融合之时,再也不能拿过去的思维方式去迎接现实的挑战。

  有一些象征性的事件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譬如,新世界国际纺织服装机械城落户无锡,这艘崭新的市场航母将从长三角中心城市鸣笛起锚,它意味着这个产业没有专业市场的历史宣告结束。还有一些即将发生的故事也可能标志着这个产业 “火红年代”的到来。新世界国际纺织服装机械城与首批1000余家企业各执一份租赁合同的“初恋”现象,可能会作为我们这个产业充分开放和竞争的重要象征而开创一个市场营销的新纪元。

  “为采购商寻找供应商”。采购商和供应商会同时伸出森林般的手臂,他们毫不掩饰拥抱这个市场的喜悦。然而,市场终究会变化,会分化。进场企业或许会因销量激增而手舞足蹈。未进场的企业也或许会因此手忙脚乱,进退失当。一切皆源自于竞争理念的落差。专业市场的理念始终把采购商奉为上帝,毫不理会这个产业因分工带来的彼此尊卑。“我们与其在挽回一种失去已久的平等关系,倒不如说是捍卫一种不堪一击的虚荣”。“我们不再是占主导的一方,不再是先导的一方,我们只是被需求传导的一方。”有些企业老总的话虽然尖锐,却也让人感到心灵的巨大震撼。

  一个新型的专业市场的横空出世,挑战的是我们现有的市场秩序,挑战的是我们现有的营销观念。这种挑战使我们企业的市场防御心理充满困惑和挣扎。个别固执己见的企业,可能撑不过几年便会在抱守残缺中悄然淡出市场,而个别曾经的“佼佼者”也会因固步自封、裹足不前而沉沦为边缘企业,成为这个产业中一个“由盛转衰”的企业标本。

  一个新型的专业市场的横空出世,挑战的是我们对已有市场资源的整合能力;挑战的是我们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多重利益搏弈的驾驭能力。我们曾自以为是的“鱼有鱼路,虾有虾路”的商业模式和经验,将在21世纪初便遭遇无情的颠覆。我们的企业在市场变革中再也不会也不必参照原来榜样企业的规则来“出牌”,来定位。这是一次脱胎换骨、放手一搏的市场革命,一次“否定之否定”的心理巨变历程。

  在战略方面,我们的企业也应当在产业大调整,大转移和专业市场大推动的综合背景下,重点着眼于我们未来发展的宏伟规划。今后,我们的企业可能有四种发展途径:一、 实现“一企多厂制”的扩张模式。在中西部地区建立接轨市场的制造工厂;二、建立产业链上中下游“通吃”的发展模式,就像浙江“金鹰”一样,把投资的视野从纺织机械延伸到纺织业,再扩大到纺织原料基地建设;三、瞄准技术附价值更高的新兴边缘产业。上世纪70年代,德国经济结构调整导致纺织企业裁减到仅剩380多家中小企业,80000产业工人。个别眼光敏锐的企业率先介入无纺布制造领域,产品被广泛运用于航天航空,机械造船、医药、防火服装行业。目前年营业额高达27亿欧元,居然占到全德国纺织品行业产值的45%;四、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

  希望可以在绝望中产生,那是奇迹;希望也可以在有希望的历史机遇中产生,那就是潮流。我们相信:中国的纺织服装机械企业一定会在应对一个又一个的挑战后完成一次由蛹而蛾的嬗变,一个由依附到自主创新发展的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