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务部的这个裁定并不让人感觉意外,因为近期欧美对中国钢铁行业的保护主义早已呈现出剑拔弩张的态势。就在10月6日,欧盟部长理事会就发布公告裁定中国输欧无缝钢管对欧盟产业构成损害威胁,决定征收17.7%至39.2%的最终反倾销税。欧盟10月的这个裁定对于美国此次进行的相关调查及最终裁定产生一定的“示范效应”,几乎是一种必然。当然,这两个裁定也只是欧美钢铁行业贸易保护主义行动中的一朵浪花而已,其他类似已经进行和正在进行的“围堵”数量将越来越多的呈现在中国钢铁业面前。
从国际大环境来看,中国的钢铁业实际已经陷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和资源贸易垄断的“双重包围圈”之中,而且从钢铁行业的整体业绩不佳和出口剧减来看,说明中国钢铁业已经进入深度“包围”阶段,若是不进行行业内部“大手术”,后面的局面将异常尴尬和更加惊险。
当国内的很多思维定势还沉浸在中国钢材去年出口量世界第一的数据之中时,殊不知,这个数据和“皇冠”早已在今年上半年成为历史。根据英国钢铁统计机构ISSB的数据显示,在2009年第二季度,中国自2005年第四季度以来首次成为钢净进口国出现“钢铁进出口赤字”。在中国钢铁产品出口锐减的结构比例中,原先的主要出口目的地均出现剧减现象:2009年上半年,中国向欧盟的钢铁产品出口减少81%、向亚洲市场的出口减少75%、向中东地区的出口减少68%,向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出口也减少了至少51%。随着相关地区贸易保护主义行动的加速,中国钢铁产品出口疲软的格局在短期内将依旧持续。
除了贸易保护主义的“下游围堵”,资源性领域的贸易垄断则属于釜底抽薪式的“上游绞杀”。国际铁矿石价格居高不下等不利因素对于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成本管理不具备国际比较优势等软肋的中国钢铁生产企业必然造成巨大的冲击:一是铁矿石价格的国际垄断格局未变,未来数年的铁矿石价格谈判主动权争夺依旧艰难;二是进口粗钢价格低于出口价格的现象出现,表明中国钢铁企业原先的价格竞争力优势已经在多重不利因素下丧失;三是国内国际钢铁需求受益于经济刺激计划,但是这种需求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依旧要接受实际经济趋势的检验。
由此可见,当中国钢铁业遭遇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和原材料资源价格垄断“双重包围圈”之时,练内功、调结构、并购重组将是行业未来的突围之道。证券时报